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

身心疾患,越早治療成效越佳

為了我的繼續教育學分,颱風前夕風雨無阻地去上課了。

這次上課是聽醫師介紹「選擇性緘默症」,DSM-5的診斷很簡單,只要持續性的超過一個月,在特定場合上不想說話,在家講話都很正常,在外面就是不想說話,不是因為突然搬去國外等語言不通這種特別的因素,只要持續的不語一個月,就可以被診斷為選擇性緘默症。
這樣的診斷通常都出現在小孩身上,由於我的專長不在兒童治療,關於兒童的精神診斷我就不是太熟了,頂多在醫院實習時接觸過自閉症、亞斯伯格、情緒障礙的小孩,通常會讓我遇到的個案,都是這些小孩長大成人後的樣子,大部分都還是高功能比較多。
昨天聽了醫生介紹,對選擇性緘默症有更多的了解,很多人會把選擇性緘默症當作是社交恐懼症,雖然很多都是人際社交畏懼沒錯,但其實選擇性緘默症不一定有社交障礙問題。
醫師舉例有個選擇性緘默症男孩,在學校都不說話,但他還是有朋友的,在家常可以看到兩個男生一起打電動,可以玩整個下午都不說話,他們的溝通都是用眼神交流示意,兩個玩得可開心了。
選擇性緘默有個特點,他們不喜歡被人過度的注意,如果把他們當作「角落生物」,他們就會覺得比較自在一點,願意給你機會多去習慣你一下,所以你不能太注意他,但也不能完全不關注他,這是跟選擇性緘默症小孩的相處方式。
他們有些其實不希望別人聽到自己的聲音,所以在公開場所不喜歡說話,但是在家說話其實沒有什麼障礙,以心理動力來說,很多是害怕被人拒絕,可能有過說出來但對方是忽略的、拒絕的負向經驗,於是他們會害怕說出來,更底層的恐懼是害怕別人的反應,「萬一說了還是被忽略了怎麼辦?」光是這樣想就夠他害怕了。有的原因不明,像是跟父母出國去玩,因為晚上突然的停電,回國後就開始不說話了,我想這一定是有更底層的創傷在其中,也許就跟更早期的出生經驗有關了,醫生當然不會知道他是被什麼給誘發恐懼。
延伸這樣的觀點,有些人不喜歡在公開場所吃飯,因不想被看見自己正在吃飯的樣子,有些人害怕在外面上廁所,因為這樣別人會聽見他在上廁所的聲音,他們對隱私的感覺非常敏感,害怕被人注意到,現在想想我遇到的成人個案中,有幾位其實都是這類型,只是他們都是已經是大人,通常會被診斷為社交恐懼症。
在這些情境裡,交感神經的激動能量升高,杏仁核這個恐懼的中心不斷被刺激,面對人就跟看到蛇一樣的恐懼,於是選擇性緘默症又可以分兩種:迴避性跟凍結性。
加入自律神經系統的觀點,感覺就比較有方向如何跟他們相處了,首先安全感一定是很重要的。
凍結型就是直接嚇壞了,根本腦中一片空白不知如何反應,也更說不出來了。
迴避型就是不想說話,然後你會發現媽媽都會幫他說,久了他發現只要他不說話,媽媽就會幫他回答,於是也就更助長了他的沈默。
醫生通常會建議媽媽陪同到學校,跟著小孩一起學習,只是學校老師可能不一定會同意。
我光聽到這裡也覺得很難,家有特殊兒童,家長真的很心累。只是如果沒有安全感,再多的教育也是枉然,這樣只會更淹沒這些小孩而已。
以前我朋友跟我說,相對於成人治療,她比較喜歡做兒童,因為做小孩的治療,讓人覺得比較有希望感。
以前我沒有什麼感覺,因為我比較喜歡做成人個案,我覺得成人可以為自己行為負責,做小孩的治療,成效常常受限於父母。
現在接觸自律神經的領域,我漸漸有感,有些治療如果能夠越早進行是越好的,年紀越大,該失調的也差不多都失調了,很多模式一旦固定了,除非很有自覺,不然年紀大了,的確是難改變的。

2024年10月24日 星期四

盲目的愛與有覺知的愛

每當遇見被家族動力中給束縛著的人,都讓我想起「薩古魯談業力」這本書裡的一句話:「死去的人如何透過活著的人繼續地活著」。

似乎在大家庭中,這樣的傳統包袱顯得特別的明顯,很常聽到的故事劇情,像是長姊被過世的母親臨終前交托要好好照顧弟弟妹妹,媽媽臨去前所交代的話語,成為她一生肩膀都無法放下的責任,把所有的弟弟妹妹照顧好長大,甚至到弟弟妹妹成都成家立業,也有了自己的小孩,這個肩頭上的責任似乎成為了她自己的重心。

這樣連續劇中常出現的劇情,之後的發展也不難預期,家裡其他人對這長姐的心情是很複雜的,既有感謝又有埋怨,因為「姐姐都像媽媽一樣照顧著我們,我不能不聽她的」,姊姊的情緒需求也成為了其他家人的壓力,因為已經分不出來,那一個是媽媽交付的責任,那一個是姊姊她自己個人的情緒需要,可能連她自己本人都分不清楚。

「我都不能做我自己了,你們也別想做自己」的無意識動力,其實是一種關係中不自覺的壓迫。

在這個家族中,「想要做自己」的人,永遠都帶著罪惡感與對其他家人的歉疚。

姊姊完全的活出了媽媽的期望,卻失去了自我,甚至可能完全都沒有想過什麼叫自我,一個遺忘了自己的人,是不可能感到滿足跟快樂的,而這不快樂這卻成為了家族中,其他家人的壓力。

「不能做自己」,是這個家族中的枷鎖,牢牢地困住了所有的人,壓迫人的、被壓迫的,沒有一個人是快樂的,所有的人都不自由,都困在這副枷鎖裡。

盲目的愛,讓活著的人繼續著死去的人的遺志,結果把自己活得像個死氣沈沈的死人,生命能量逐漸枯竭,而死去的人卻好好的活生生的活著,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這個「犧牲自己、成全家人」這個信念。

我相信這樣的戲碼在很多家庭中都或大或小、不同程度的上演過,因為我們都愛我們的家人,但盲目的愛,是一種無意識的認同,讓我們活出了已經離去的人的樣子,非但不能成為自己,我們也把這樣的不快樂,繼續延續給我們的下一代。

家庭的創傷,透過盲目的愛,在無意識裡一代傳承給下一代。

無意識盲目的愛,讓活生生的人活得像個死人,而已經離去的人,卻陰魂不散的永存不滅,我們看到生命能量沒有在流動,而是往枯竭的方向在發展。

這過程固然辛苦,但也看到了,我們真的好愛我們的家人。

當我們失去覺知沒有臨在時,我們沒有一個自己的視野去發現,愛,其實可以有很多形式。

盲目的愛,讓我們無條件的失去自己不斷認同,將生命活成一灘死水最終乾涸;而有覺知的愛,可以將我們與離去的人分開,我們必須先認出了自己,才能活出我自己,但我們依然敬重離去的人。

在有覺知的愛裡,不會耗竭我們的生命力,反而讓我們與離去的人有真正的連結,在有覺知的愛裡,生命能量是源源不絕流動著的。

從自律神經的觀點談「親職化」現象

在一個家庭中,如果父母經常有衝突,孩子在爸媽吵架時總是扮演潤滑劑的角色,減緩父母之間吵架的衝突,讓爸媽不要一直在不開心情緒中,一般世俗的觀點,可能十個裡有八個會說這小孩好懂事,好體貼父母,真孝順。

但如果說這小孩年紀還很小,以及媽媽剛生了一個妹妹,大家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嗎?乍聽之下,覺得小孩也太早熟,像個小大人一樣,但如果又聽到老師的評語是,小孩在學校經常無端跟同學吵架,也許我們又會有不一樣的感受。


家庭中的親職化現象

不管是從心理諮商的觀點,還是從神經系統的觀點,應該不難發現,這個家庭是靠小孩在穩定父母的,小孩簡直是家裡的支柱,小孩透過貼心、懂事,在穩定父母的神經系統。

小孩過於的體貼跟懂事,有的時後可能不是出自於成熟,而是焦慮,每個小孩都有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,以及在家裡的生存方式,以剛才的例子來說,小孩看起來像是一個不得已提早長大的小孩,他若不提供一點對父母有效的功能,可能會失去父母的注意力,家裡是他最不能展現自己焦慮的地方,反而要表現出自己對父母很有貢獻的樣子,而在學校跟同學吵架,可能才是他最真實的狀態。

所謂的「親職化」,是指小孩變得像父母,而父母變得像小孩。

從神經系統的角度來看,是小孩在穩定父母的神經系統,小孩的貼心乖巧,讓父母的心情平穩了,其實,也沒有什麼不對。只是問題總是出在於,這樣的穩定若是單向的時候,總是小孩在體貼、總是小孩在穩定父母,而父母總是在自己的情緒裡翻騰,看不見小孩的照顧跟體貼是一種生存反應,小孩的焦慮沒有被大人穩定,等小孩再大一點,就差不多換小孩有狀況了。

所以家庭系統有一個論述是,小孩的症狀通常是家庭問題,小孩只能等到出事了,父母才會回到父母的角色,症狀常常都是非語言的表達,小孩需要透過症狀來回到自己的位置上。


神經系統的語言

如果從神經系統的觀點來看「孝順」,其實滿多有趣的現象可以討論。到底我們的「孝順」,是基於生存反應,還是基於一個有愛的連結,結果會完全的不一樣。

我們都知道生存反應是神經系統在有威脅下的本能反應,不是戰、就是逃、或是凍結,總之就是交感神經感受到威脅時,是一種警戒的狀態。

而有連結的情感,人在付出時不是擔心對方是否喜歡或討厭自己,是在一種有連結的狀態,我們稱為腹側迷走神經啟動時的狀態,這樣的關係會有一種自然而然的親近與安心。

同樣是體貼跟照顧,但前者的交感神經狀態是緊張的「生存反應」,而後者則是腹側迷走神經安全有連結的「生活狀態」,從長期的觀點來看,對關係的發展影響甚深。


從神經系統觀點看「孝順」

究竟我們所認知的孝順,是生存反應,還是生活狀態呢?

現代人生的比較少,也許養兒防老的觀念,比較沒有古早年代那麼理所當然了,但「孝順」這根深蒂固的價值觀,確實是不容易被動搖的。

我相信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,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因為愛而來的,是被父母所期盼的小孩,而不是因為他生我們,是為了他老了以後有人照顧。

但什麼是「孝順」?

回到神經系統的語言,其實很簡單,如果是有連結的狀態,子女照顧父母,那就是孝順,因為感念父母對自己的養育照顧,所以發自內心的想對父母付出,是基於愛的照顧。

反之,照顧父母、聽從父母如果是一個親職化的習慣性反應,因為不這樣做會很麻煩,為避免麻煩所以配合父母的需要,那我會說這樣的照顧,是生存反應,因為帶了一點「不得已」的付出。這樣的互動,只會讓親子關係更遙遠,這樣的孝順,聽起來只剩下責任跟重擔。

那天跟朋友聊到孝順,談到很多老一輩的人還是覺得生小孩,本就該照顧自己。我跟朋友說:「你有聽說過動物年老了,要後代照顧自己的嗎?」也許有人會說動物怎麼跟人比,但其實動物依據自己的本能生活,有的時候過得比我們有智慧、有靈性。


生命的靈性法則

動物繁衍後代,純粹就是基於讓自己的基因可以延續,讓生命可以傳承下去,動物一旦年老了,如果沒有可以生存下去的方法了,牠們就會開始臣服大自然的安排,準備接受死亡,牠的後代則是延續了牠的生命,而牠已完成自己的使命,看待生命,動物其實比我們有智慧。

而家族排列中,就我粗淺的家排知識,在家族排列「愛的序位」裡,永遠都是父母給子女愛,而子女要敬重父母,永遠都是大的給小的,而小的要敬重大的。

頭薦骨談生命氣息,我們的身體,是父母給的,我們的生命,也是父母給的。

父母永遠是給予的一方,給的意思,並不是滿足對方,而是給予生命、給予養分。溺愛的父母,其實給予小孩的養分是很貧脊的,父母的溺愛反而削弱了孩子的自信與獨立,所以給的意思,是給予生命、給予力量之意。

所以,永遠都只能是父母給予子女養分,因為子女無法給父母生命,子女唯一可以做的只有敬重父母,父母若是沒有力量,子女則是更不可能有力量給父母。

若是父母跟子女索取,在無意識的層面上,父母也是把自己給出去的生命力,從子女身上要回來,而父母「過多」的愛,其實是另一種「索取」,當子女無以為報,就只好「離開」。

「離開」有很多種形式,被要得太多的小孩,常常展現的就是離開了自己的生命力,變的凋零、沒有鬥志、缺乏活力等…..被溺愛的小孩,常常是父母方要得太多,於是他們的發展常常會有很多的問題。而最極端的離開,就是死亡的形式,可以看到的是一方要得過多,一方無法承擔,死亡也是離開的一種表現,可以是生理層面真正的死亡,比較常見的,是心理層面的死亡,如變得死氣沈沈、憂鬱、無力感。

究竟什麼是「孝道」,如果在頭腦層面上討論,我們很容易陷入爭論不休的價值觀爭辯,但如果回到身體層面,回到神經系統能量層面,其實答案很簡單,再也白話不過了。


從生命能量觀點談「孝道」

人之所以身而為人,跟動物不同,是由於我們除了生物的本能之外,我們有覺知,我們可以為自己做選擇。

如果從生命能量的觀點,也許「孝道」之意,就是能夠照顧好自己,在身體、心理,甚至是靈性層面上,能將父母傳承給我們的生命,可以有一個正向循環的延續,我想這就是所謂的「孝」之「道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