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

允許自己悲傷

        來尋求諮商協助的,有不少人是為了感情問題而來,感情問題可以說是很常見,卻又是復原時間需要較久的諮商議題了。很多人都會問:「那我究竟是需要談多久?」我很難確切的說一個清楚的時間,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同,就像吃中藥的藥效也是要看體質一樣,有些人快、有些人比較慢,有人談了一兩個月,覺得自己稍稍好一點,也有人談了一年多,了解到過去的慣性反應對自己的影響,有了深刻的體悟,生命也開始產生了一些新的轉換。當然會談期間的長短,也是得依據來談者預定的諮商目標深淺而決定。
可以確定的是,對自己內心越誠實的人,他的復原會比較明顯,修復時間或許可以不要拉得這麼長。什麼叫做「對自己內心誠實」呢?舉個例子來說,對失戀分手的人來說,最常出現的情緒可能是悲傷,也有不少人是生氣,但對於生氣再細談下去,發現裡面還是以失落與難過情緒居多,面對這樣悲憤難忍的情緒,我想多數人都不喜歡把自己沉浸在這種情緒裡的。或許在事發當時可以找人抒發一下,但時間久了,大部分的人還是會選擇壓抑,因為朋友聽久了可能會煩,或朋友開始會給很多不實用的建議,亦或是自己也開始在意起別人的眼光評價,於是漸漸的自己開始也就不說了。這些不知道該如何自處的情緒壓力,又被自己默默的給吞了回去,而「讓自己變的忙碌」,通常是很多人會用來轉移情緒的方法。
現代人多半都很忙,而且忙碌讓人感覺積極正向,似乎很有方向目標,可以讓人有種「我還沒有被打敗」的感覺,更重要的,是不會讓自己看起來很憂鬱的樣子......所以很多來談者,都致力於讓自己看起來生活忙碌又充實,最好就此忘記自己的情緒。或許有人問,這樣做有什麼不對嗎?負面難受的情緒被轉移了,又可以有其他生活重心替代,這樣不是很好嗎?其實我不能說這樣不對,只是以復原的觀點來說,這樣情緒轉移方式似乎又把傷痛修復的時間給拉長了。忙碌或許可以讓人稍微忘卻悲傷,但夜深人靜獨處時,恐怕是躲也躲不了的,在刻意的忽略跟轉移下,或許對痛苦的記憶模糊了,但情緒不會因為事情過了就消失,反而更容易潛藏在某個記憶的角落,在不經意的事件下又被觸發。轉移情緒,只會讓自己對情緒更缺乏控制感。
情緒,是人內心最誠實的語言,反應著我們陌生的內在世界之變化。就像一個人經常忍不住的哭,即便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莫名的流淚,我想就算不知道原因,也可以確定他心裡有著很大的悲傷,白話一點的說,他的心受傷了,悲傷的「情緒」正是陳述『他受傷了』的「語言」。我們的情緒常常在對我們說話,只是大部分的人多半不想聽,一方面因為不認識它,一方面也是對悲傷情緒有著負面的解讀,覺得它根本不應該存在,或者認為它是軟弱的象徵。而面對自己誠實的人,願意花時間去傾聽悲傷想跟自己訴說些什麼,當人們對自己情緒的了解與掌握度越來越高,相對內在力量也會跟著增強,自信與自我價值相對也跟著提升了,當然他就是在諮商過程中得到受益最大的對象。
悲傷,是需要被了解的,在了解與接納的當下,療癒也隨之產生。